阴阳就是人们对正反互相对立,又有互相依存关系交错互融的两类事物的高度抽象摡括。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,阴阳思想最早出自《周易》。《周易》的《传》中,则明确提出了阴阳两字,并赋予阴阳慨念以及丰富的万类物象的内容,而且从天地万物的生灭中概括出“阴阳消长”的普遍规律现象,并进一步以阴阳范畴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根本属性。《易传•系辞上传》曰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,成之者性也。仁者见之谓之仁,知者见之谓之知,百姓日用而不知,故君子之道鲜矣。”
这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既有阴的一面、也有阳的一面,阴阳相互对立而又统一,相互推移,相互作用,而又相互转化,这就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。而风水学正是以《周易》的这一“阴阳说法”为立论依据的。地埋就是专门研究阴阳学问的,故有称地理先生为阴阳先生之说。